疏忽大意轉錯賬戶怎么辦?法院為您支招
2024-06-12 17:19:05
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楊紹銀 | 作者: | 點擊量:8496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楊月范質惠)移動支付方便了大眾的同時也容易帶來轉錯賬號的風險。近日,益陽市赫山區(qū)人民法院通過庭前會議調解了一起因當事人“手滑”轉錯賬的不當得利糾紛案件。原、被告雙方在承辦法官團隊的耐心疏導下,最終達成一致調解意見,做到了案結事了。
2024年2月6日,原告張某不慎將本應支付給施工隊隊員李某的勞務費用,錯誤地轉給了另一名同名同姓的隊員“李某”,原告經多次向被告“李某”催要不當得利款48222元未果后起訴至法院。
法院受理該案后,因原告身在外地,承辦法官組織了一次線上庭前會議,由法官助理楊月主持,身處異地的當事人在“云上法庭”視頻連線“隔空”對話,規(guī)范有序地完成了明確雙方訴辯意見、進行證據交換以及歸納爭議焦點等庭前會議內容,該案的法官助理與書記員趁熱打鐵,在庭前會議中組織雙方調解,在積極溝通下,原、被告雙方成功達成調解意向,法官助理草擬出調解筆錄經法官確認后,雙方在線上順利簽署和“握手”言和。至此,這起不當得利糾紛案件在正式開庭之前,便通過庭前會議在線上得到了高效、妥善地解決。
法官說法:隨著信息網絡的廣泛覆蓋,移動支付方式日益普及,在利用微信支付、支付寶或銀行卡等工具進行轉賬、匯款時,務必反復核對、確認身份,仔細核查收款方信息,確保無誤后再進行交易。一旦發(fā)生轉賬錯誤,應及時留存證據,并積極與對方協(xié)商溝通,要求其返還不當得利,如果未成,法院為你支招,以此來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。
責編:楊紹銀
一審:楊紹銀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